通志堂本《經典釋文》全文索引資料庫 製作說明

梧桐


最初設想:

  (1)以清徐乾學通志堂本《經典釋文》為底本製作電子文本。
  (2)將該文本與中華書局1983年版原文進行對校。
  (3)參考黃焯《經典釋文彙校》等校勘論著校正電子文本(已經附上頁碼可查閱校勘信息)。
  (4)和「十四部經典經注全文索引資料庫」進行關聯(尚未完成)。

現有實現:

  做成的這個經典釋文資料庫,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對詞頭的檢索輕鬆找到某個字的所有音義,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統一字形,即原文中凡屬「全同異體字」者統一形體。但考慮到異體字的關係認定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且出於尊重原書的目的,這一步沒有實施。
  以四庫本《經典釋文》電子本為基礎,與中華書局1983年通志堂本《經典釋文》對校,使電子本其與後者保持一致。再附上黃焯先生《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數據庫中簡稱《彙》)的頁碼,以便於讀者自行校對。《彙》的部分校語已適當錄入,但大部分還需要查看原書(全部校語有8500餘條)。
  《彙》之所以選2006版不用1980版,這實在是為了方便檢索,1980版全部為手寫體豎排,詞頭和釋文不好區分,如果拿它作索引,是很不方便的,況且標注的校語數量不及2006版多。
  在標注《彙》頁碼時,通志堂本原文有圈點的表示有校語,但2006年版未見,這是因為前面一定有校語將這條概括了,如「下某某同」即是,起先我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一律以2006年版為準,1983版有而2006版沒有的就沒有加頁碼,前20卷都是如此。直到《春秋公羊音義》才全部錄入,所以後10卷是包括兩書校語的。除附有黃焯《彙》外,還附有其它新見的校勘成果,以[新校]補出。
  

附有以下幾種新校勘材料:

  (1)畢謙琦 2014 《四庫本與薈要本經典釋文的差異及其價值》 《語言研究集刊》第1期。
  (2)陳靜毅 2016 《從版本異文看經典釋文重音音切》 《古籍研究》第2期。
  (3)陳靜毅 2017 《蜀本《論語注疏》所附釋文與經典釋文音切考訂》 《古漢語研究》第1期。
  (4)陳靜毅 2018 《經典釋文「重音說」商榷》 古漢語研究第4期。
  (5)康盛楠 2016 《結合經注校勘經典釋文重要性舉證》 《古漢語研究》第1期。
  (6)劉華江 2015 《今本經典釋文音注校勘一則》 《古籍研究》第1期。
  (7)沙志利 2006 《略論蜀大字本《論語注疏》的校勘價值》 《中國典籍與文化》第1期。
  (8)楊軍 2016 《盧文弨抱經堂本經典釋文再評價》 《文獻語言學》第1期。
  (9)楊軍 2017 《經典釋文「窒」的讀音問題》 《安徽大學學報》第4期。
  (10)楊軍 2018 《經典釋文中「朝」的「如字」音注及相關問題研究》 《經學文獻研究集刊》第2期。
  (11)楊軍 2019 《經典釋文「髀」字注音研究》 《古漢語研究》第1期。
  (12)張美 2019 《日本金澤文庫手抄本《春秋經傳集解》所附釋文的校勘價值》 《成都大學學報》第5期。
  

尚未利用的校勘材料:

  (1)法偉堂[著] 邵榮芬[編校] 2010 《法偉堂經典釋文校記遺稿》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黃坤堯 鄧仕梁 1988 《新校索引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

不足之處

  用時四十天,方成此庫。電子對校工作量很大,難免有錯誤的地方,如有疑問,以頁碼查找《經典釋文》原文核驗。數據庫目前不足之處是:雖附有《彙》等校對信息,但尚未對《經典釋文》的文本進行逐一修改。

2021年5月8日
 
蘇ICP備17001294號 | 0.51MB 0.68MB 0.009s | 材料如有冒犯通知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