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近來機器人較多、網站若有停頓、請隔10分鐘後再試

Pattern of the Old Chinese phonetic notations

上古諧聲規律(形聲字、假借字)

一、諧聲面臨的挑戰

  年輕的時候,我也常用前輩的「諧聲原則、諧聲規則」來理解形聲字、假借字,後來接觸的材料逐漸增多,特別是poem《聲形析微表》發佈後,諧聲進入電腦統計,這些「原則、規則」已力不從心,因為滿屏幕都是「例外」(參考小站功能「聲符的分佈」),有必要重新思考漢字諧聲的本質、規律。

  我要求新解釋滿足三個條件:

  (1)能替換掉前輩的「原則、規則」。

  (2)能解釋更多現象。

  (3)要簡潔、不能造成記憶負擔。

  逐漸形成以下解釋模型:

  (一)諧聲可放棄音節中任意位置的音準(甚至元音、上古真w介音)、但對任意位置都保持強自諧。

  (二)諧聲準確率隨音體增大而增大、隨音體減小而減小。

  其中(二)是對(一)的約束,避免諧聲的隨意化解釋。前輩的「原則、規則」可視為這個模型標準差之上的部分,標準差之下可用於解釋「例外」。新兩條能增強諧聲解釋力,同時降低諧聲知識的複雜性,是比較舒適的設想,也是古音小鏡聲符欄目建設的基本指導。

二、溫和的解釋模型

  假設上古音節:skwrams,約定s-叫前綴、sk叫聲母、w叫開合(是否圓唇性)、r叫介音、a叫元音、m叫韻尾、am叫韻、-s叫聲調。

  那麼(一)可細化為以下7條:

  ① 諧聲可放棄聲母的音準(包括造成K-T-P諧聲),但對聲母保持強自諧。

  ② 諧聲可放棄介音的音準(r-l-j-零互用),但對介音保持強自諧。

  ③ 諧聲可放棄開合的音準(有無上古真w介音),但對開合保持強自諧。

  ④ 諧聲可放棄元音的音準(對所有元音的破壞),但對元音保持強自諧。

  ⑤ 諧聲可放棄韻尾的音準(對所有韻尾的破壞),但對韻尾保持強自諧。

  ⑥ 諧聲可放棄聲調的音準(聲調的通融),但對聲調保持自諧(程度不如①-⑤強烈)。

  ⑦ 諧聲可放棄前綴的音準(有無前綴),但對前綴保持自諧(程度不知)。

  其中①-⑥可以證明,⑦暫不能證明,是一種推測,但它能給閩語研究帶來信心。

  每條都有兩句話,前後制約、相互鉗制。忽視前半句會偏執,如「同諧聲者必同部」,忽視後半句會瘋狂,如「三等介音和諧聲無關」。制約很重要,紅旗下的教育裡只有規矩規則沒有制約,制約保持了漢字這臺不太精密機器在頭1000年裡順利運轉。

  依據很樸素:諧聲是1000聲符表達10000音節的妥協,10倍誤差需在音節上體現。觀察結果是:漢字諧聲會擊穿音節任意位置的音準,讓任何「原則、規則」失效。(集韻約4000音節,推測上古音節有萬)

  下表主要辯論(一),(二)在另一個網頁 聲符的準確率 裡有專門討論,本網頁略。

表1:①-⑦條觀察結果(右散點圖為《上古音系》擬音統計)
① 諧聲可放棄聲母的音準(包括造成K-T-P諧聲),但對聲母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輔音同部位可諧聲、不同部不可諧聲。

正確認識 所有輔音都可諧聲,包括K-T-P可橫穿,但受音體條件、概率制約。

解釋 k諧g、諧t、諧p,本質相同,都是聲符不準。過去「把k-g認為規則、把k-t-p認為不規則」是不對的,它們只是程度而已,50步和100步的區別。合理解釋是:當韻母音體較小時,尋找同音聲符困難,k會溢出找g,再次找t,無奈找p,同部位優先,異部位也可,無奈時所選聲符會差別很大,如「去-法」是K-P諧聲,原因是-aps尾的P組聲符極少,為了保韻母,放棄了聲母。

佐證 右圖

直證 任意兩個中古聲母(除俟母,37*37=1369個位置)全部都有諧聲例子,若使用規則,恐怕弄到鬍子花白也沒結果哦!小站「聲符的分佈」等您來挑戰。

聲母平均諧聲準確率:約59%
聲母準確率隨韻字數的增加而增加(相關性:0.14)
② 諧聲可放棄介音的音準,但對介音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介音不影響諧聲。
如:李方桂《上古音研究》16頁「介音j對諧聲字並不發生任何影響」

正確認識 介音(r/l/j)非常影響諧聲,介音自諧常降低主輔音的準確性。

解釋 造字者傾向使用介音相同的聲符,由此帶來的影響:
① 影響主輔音準確性(清-濁-送氣),見下表「附:介音對諧聲的重要性」。
② 小音體上介音還可僭越主輔音諧聲(如kr-tr-pr)。(Cr-復輔音只依靠介音諧聲見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張富海《諧聲假借的原則及複雜性》)。

佐證 右圖

直證 見下面內容「附:介音對諧聲的重要性」

介音平均諧聲準確率:約76%
介音準確率隨聲母(分開合)字數的增加而增加(相關性:0.18)
③ 諧聲可放棄開合的音準,但對開合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諧聲嚴格區分開合。

正確認識 諧聲八成半分開合、一成半不分開合(以上古合口字為分母)。

解釋 由於上古開合≠中古開合,直接統計《上古音系》上古擬音,開-合諧聲(有無-w-的諧聲)共172次,佔全部合口字1331的13%,這個數字不小,所以「諧聲嚴格區分開合」的說法不妥。古人造字時優先使用開合相同的聲符,但無奈時開合混用。

佐證 右圖

直證 《上古音系》全部合口字的開-合諧聲面貌

開合平均諧聲準確率:約99%(因開-開數量大而值高)
開合準備率隨聲母(分介音)字數的分佈
④ 諧聲可放棄元音的音準,但對元音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同諧聲者必同部、同諧聲者同部。

正確認識 造字時多數用同元音聲符、少數也用異元音聲符,都是正常。

解釋 段玉裁自己知道有很多例外,但他還是用了「必」字,這是強調發現的重要性,是正常的。「同諧聲者同部」在早期古音研究發揮了很大作用,帶領上古音走出了懵懂時代,但以今天更嚴格的角度看,不管帶不帶「必」,都是不妥的。異元音的諧聲也很多,並不是例外。在統計上,諧聲「放棄聲母、保護韻部」多一些,「保護聲母、放棄韻部」少一些,它們都是正常現象。

佐證 右圖

直證 您可在小站「上古韻部異讀統計表」找到很多異元音諧聲例子。

元音平均諧聲準確率:約75%(由於《上古音系》將是否三等擬作長短元音、統計將長短元音視為不同元音、所以該值較低)
元音準確率隨聲母(分開合、介音)字數的增加而增加(相關性:0.23)
⑤ 諧聲可放棄韻尾的音準,但對韻尾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

正確認識 (韻尾的認識沒有太大分歧)

解釋 自從李方桂栽倒在「全部閉音節」,沒人再敢以苛嚴的態度看待韻尾,「自諧為主+允許跨越」已成為共識。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告訴後人,迷信自造的規則和公式、忽視統計會帶來偏執。(相對音節其他部位,韻尾的自諧傾向是很強的,異部位諧聲零星分佈,如果發現集中的、規律的分佈,暗示古音發現,如真部、朕聲等。)

佐證 右圖

直證 小站「諧聲分佈

韻尾平均諧聲準確率:約93%
韻尾準確率隨聲母(分開合、介音)字數的增加而增加(相關性:0.12)
⑥ 諧聲可放棄聲調的音準,但對聲調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聲調不影響諧聲。

正確認識 諧聲對任何聲調保持自諧,但跨越性較高。

解釋 統計《廣韻形聲考》,平、上、去、入字自諧率分別為64%、37%、36%、69%,都大於自己的字比例,可見不管哪個聲調,都有自諧傾向。去聲最低是因為含有多個韻尾來源。但聲調諧聲跨越性強,有大量非同調諧聲,是音節中最寬容的部位。

佐證 右圖

直證 小站「諧聲分佈

聲調平均諧聲準確率:約64%
聲調準確率隨聲母(分開合、介音)字數的增加而微增(相關性:0.08)
⑦ 諧聲可放棄前綴的音準,但對前綴保持強自諧。

錯誤認識 前綴不影響諧聲。

正確認識 有信心認為前綴會影響諧聲。

解釋 該條沒有證據,只是推測。羅杰瑞構擬的原始閩語聲母,很可能落腳在前綴上,如果諧聲能反映前綴,那麼將給「閩語-諧聲」對比研究帶來很大的希望。

佐證

直證

表1附:介音對諧聲的重要性
集韻
諧聲
幫一幫二幫三幫四滂一滂二滂三滂四並一並二並三並四明一明二明三明四
幫一36972216322356517426305102214382551
幫二7220910255651527140961439160823815
幫三2161026627920868369562991404637521384127
幫四325579437333942225276356338872371
滂一2356520833316601883426581207389991
滂二651526839601935828891268350918418
滂三17471369421885852740263103447441915289
滂四26405622534284025622495321445732
並一30596299272658926322549139329321010121
並二1021431406381126103491392791396332296
並三214914635620783447533291398337712163019
並四386075338385044214326377454441956
明一282189919410312477615529972
明二523387918155102216415527712756
明三584123942871293019299127621126
明四11527711189321619567256126395
按聲母排列(乖舛!)
集韻
諧聲
幫一滂一並一幫二滂二並二幫三滂三並三幫四滂四並四明一明二明三明四
幫一36923530572651022161742143226382551
滂一2353162656560812081882073334389991
並一30526554996891392992633292722321010121
幫二7265962091521431027191554060823815
滂二656089152193126685883392850918418
並二1028113914312627914010313963496332296
幫三2162082991026814066236946379567521384127
滂三17418826371581033695274474240441915289
並三214207329918313946344783356537712163019
幫四323327553963794256437225338872371
滂四26342240284956405322525621445732
並四383832605063754477338214454441956
明一291089321191284477615529972
明二591023182238151675415527712756
明三591284941283023719299127621126
明四11115186279197132567256126395
按等排列(絲滑!)

  以上兩圖數據一樣,是統計梁瑞焓《集韻聲系》幫組字的諧聲接觸次數(四個等為韻鏡),左圖按幫-滂-並排序,右圖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排序,您覺得哪個圖眼睛更舒服?顯然是右圖。這組圖至少反映兩個事實:

  ① 介音的重要性 > 主輔音的重要性。同等更親,同主輔音不親,比如幫二和幫一諧聲少(72例),但幫二和滂二諧聲多(152例),同幫不如同等,親戚不如鄰居。諧聲經常通融「清-濁-送氣」的一個很重要是原因是造字者尋求介音一致。(Msoeg《从古聲十九紐到四分法》:(方系)首選的諧聲關係是同等位條件下的清浊(+送氣)交替」)

  ② 明母和幫滂並的諧聲接觸,主要依靠介音或等。明母二等諧幫滂並二等,明母三等諧幫滂並三等,明母四等諧幫滂並四等,右圖中很明顯。這暗示,這類字構擬mb-或bm-是沒有必要的。

三、推論

  推論一:諧聲誤差可逐級增大、嚴重時面目全非。

  由於諧聲每次放棄音準的音節部位可以不同,多次諧聲後,誤差累積,最後造成整個音節的很大差異。

  ① 單一部位積累:若聲符傳遞 k-kl-l-pl-p,那麼可造成k-p諧聲,其中每個環節都是共識。

  ② 多部位積累:若聲符傳遞 gak-ga-gam-gem,那麼可造成gak-gem諧聲,多數「通轉」可能是傳遞的結果。

  最大可積累多少次(級)呢?

  形聲字的最大誤差:構字上,不同聲符1-7級(如午-許-滸是3級),這是縱的級;聲符用為不同詞而有不同音(如它初為蛇、後為代詞)並都被造字者採用的,這是橫的級,最大積累次數:縱的級+橫的級。

  假借字的最大誤差:無上限,最大積累次數:無上限。

  推論二:假借可無窮系聯。

  由於諧聲每次放棄音準的音節部位可以不同,比如:kot-kut-tut-tuk,假借字的誤差積累更明顯。聲符如果多次傳遞,那麼絕大部分假借字能聯繫起來,即假借可無窮系聯。上圖是《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全部陰聲韻部屬字的繫聯結果(每個點是一個聲符,線的粗細是假借次數,完整功能 點這裡)。結果如上,絕大部分聲符可以繫聯,不僅韻部之間是通的,連聲系之間也是通的。大道歸一嗎?顯然不是。有人說,裡頭有錯誤假借,這個應該承認,假借有人為判定的不準,但就算把少量錯誤刪除,這張網仍然無法用前輩的「規則、原則」解釋。合理解讀是:每次假借,產生一次小誤差,分佈在音節的不定位置,多次假借傳遞,誤差累積增大,音節多處受損,最終導致「無所不通」。

  推論三:親戚的親戚不是親戚。

  由假借可無窮系聯的機理可知,假借不能跨級解釋,因為兩次假借不一定發生在音節的同一位點上,如果A通B、B通C,不能認為A必通C,親戚的親戚不是親戚。

結論:不存在嚴格的諧聲規則

(對應的正確研究方法是:諧聲宜用統計、不宜用定律)

站長

2024-01-06

 
蘇ICP備17001294號 | 1.15MB 1.54MB 0s | 材料如有冒犯通知即刪